中新网焦作8月14日电(记者李侃赵晖李朝庆)“新摄影师”这段通过官司延续了500多年的爱情故事,正在河南省焦作区流传。这段发生在焦作沁阳市西湾镇汉族村与博爱县徐梁镇回族大胜庄村之间的传奇故事,于2015年9月被河南省政府认定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村与大辛庄村关系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明代正德时期。500多年来,两村兄弟般相亲相爱,相互扶持,共同发展。2019年,两村村委会还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如何说明新两村500多年来的友好交往?近日,一批记者走访了当地。 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本 “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本,文化交流是民族团结的纽带”,焦作市民族宗教局副局长桑传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文字交友是帮助“新记者”世代传承的法宝。 走进村子,一个学校的孩子们在玩耍,幸福和平的画卷出现在我们面前。 “村里的文化广场一次次见证着友谊纪念碑、民族团结雕塑、友谊白松树。摘要:曹海波,村委会书记,不仅如此,台村还投资15万元建立了一条长达70米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长廊”,详细展示了“新社区”的历史文化。 台村居民说,春节期间,两个村的插画、绘画专家将一起免费创作春联。两幅文化插画分别介绍亲书画展、古典文化读物大会、“友谊的力量”宣传等。,这说明两个村的居民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净化心灵,提升内心空间。不仅如此,每年和节假日,插虎队表演与大辛庄村武术表演是“新社区”交流的一大板块。村民们一边观看节目,一边展示着家人的欢乐与祥和。 昭君,民族团结。。。。。。这是在台村中心小学展示“钮扣画”桑传发向记者介绍说,民族团结需要从娃娃做起。这两个村的小学现在是一所“友谊学校”,通过青少年的手和心灵深处的插图,展示了两个家庭500年来的关系。 新两村还将民族团结的“四项基本原则”纳入村规民约。即:尊崇庸俗义气,至高无上不越界;友谊第一,破鼻孔脸是一种;互相帮助,不计友情得失;公平交易就是公平交易。 沁阳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梅国说:“目前,当地政府正在推广文化插画和乡镇文化,让‘新记者’永葆友谊的理念深入人心。”。
|